名字为何被换?
【迷局】
“一开始公司不肯改名字,我找胡志辉谈了5次”,胡理论说,办好住院手续之后,胡志辉就没在医院出现过 ,
手机监听卡。
截至8月16日的费用清单显示,黄爱萍的医药费用共计19299.52元,公司用现金为其支付医药费1 9000元,欠299.52元。黄爱萍的劳动合同上写明每月工资1100元,“工资是计件的,每个月实际拿 到手有2200―2400元”。在黄爱萍住院期间,公司开出了1100元/月的基本工资,“没有工资单,只是让本人签收”。
黄爱萍事件的最新进展是,花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经介入调查。
如果黄爱萍一直使用“潘娟”的名字住院治疗直到出院,那么,医院给出的诊断证明全部是“潘娟”的,一旦 黄爱萍申请工伤鉴定,她将无法提供任何医学证据来证明自己受过工伤。
被冒名者:“我没参加任何社保”
工作失误?
黄爱萍至今还躺在花都炭步医院外科16号病床上。她面色黑黄,
手机监听器货到付款,小腿布满手术后的疤痕。
然而,在黄爱萍事件中,骗保的可能性并不大。胡理论联系到潘娟本人,她对自己被人冒名住院的事情毫不知 情,她在电话中说:“我不知道黄爱萍用我名字住院的事情”,她说自己“没有参加任何社保”。黄爱萍的医药费 用都是佳恒板业现金支付的,没有使用任何种类的医保基金,暂时也没有任何工伤保险的赔付。
公司人事部:“名字是经办人弄错了”
潘娟无意中被卷入这一事件。当胡理论联系她的时候,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被住院”。在胡理论的提醒下,她 去佳恒板业财务科了解情况,得到的答复是,她本人没有参加任何社保。
经办人:“不是我一个人干的”
伤者家属:“被换名字的不止我们”
虽然佳恒板业未给黄爱萍参加工伤保险,但是,黄爱萍仍可提起工伤赔付,只要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且有工 伤事实,证据确凿,单位不但要付医药费,还必须付工资,以及为其补缴工伤保险费用,还要面临罚 款。
佳恒板业出具的证明也在为自己撇清,全文如下:“由于本公司行政部新入职主管对公司员工情况不熟悉,在 员工需要紧急就医的情况下,错把住院员工黄爱萍报成潘娟,现烦请贵院予以更正”。该证明加盖了广州佳恒板业 的公章。
对于黄爱萍来说,受伤的过程是个噩梦,换名的过程是个闹剧,
手机窃听卡。她不明白,受伤的时候她是“黄爱萍”,住院的时候她怎么就成了“潘娟”,24天后,她又成了“黄爱萍”。 工伤者到底是谁?
医院:“我们也成了受害者”
工友张祝莲的经历无疑为黄爱萍夫妇敲响了一记警钟。张祝莲因为手指被钢板绞断受伤住院,用的是“高美红 ”的名字,“出院的时候病历和X光照片被厂里拿走了,不给我”,她说,没有这些证据,她一直申请不了工伤鉴 定,更谈不上工伤赔付。
【回放】
“换名字”的经办人胡志辉,是胡理论的老乡,胡理论找他讨说法,得到的回答是:“我们是一条村的,我不 会害你,公司跟你们夫妻都没损失,反正是保险赔钱,我换过十多个名字了,没事”。
各方说法
黄爱萍用“潘娟”的名字在炭步医院住了下来。
胡志辉以老乡的身份告诉胡理论,“换个名字没什么,反正是保险赔钱。”胡理论没有多想,就默认了这个改 名换姓的行为。
骗保屡屡得逞,折射出制度上的漏洞。患者名字“偷天换日”,为何医院睁只眼闭只眼?参保人未受伤却“被 住院”,工伤保险究竟在保障谁?缺乏工伤的医学证据,劳动者追讨赔付无门,他们该何去何从?
对公司称是因胡志辉不熟悉员工搞错名字的说法,胡理论认为:“不可能,胡志辉和我们夫妻是老乡、熟人, 怎么可能搞错?”
一名打工者受伤入院后经历24天离奇换名 是公司骗保,是逃避赔偿责任,还是工作失误?
来自湖南的打工者黄爱萍,因为工伤造成双小腿粉碎性骨折,被送进花都区炭步医院。第二天,她的丈夫胡理 论发现:妻子的名字被改了,病历、床头护理卡上的名字叫“潘娟”,医护人员也叫她“潘娟”。
胡理论越想越不对,“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为什么不能用我老婆的名字?”
24天后,终于用回真名
张祝莲的经历提醒黄爱萍夫妇:用别人的名字住院,没法进行工伤鉴定,因为缺乏证据,最后也得不到工伤赔 付,只能选择跟公司“私了”。胡理论的律师朋友刘先生也认为,把名字改成“潘娟”,为他们的工伤鉴定造障碍 ,“这种动机的可能性比较大”。
骗保?
佳恒板业人事部王小姐说,“我不是主管,我只是个招聘专员”,而胡理论一直称她为“王主管”。这位王姓 管理人员给出的说法与公司的证明一致,认为是胡志辉个人工作失误所致。
黄爱萍和胡理论坚持佳恒板业是有心为之。“我们是一条村的,不会害你,反正是保险赔钱,我换过十多个名 字了,没事”,这句经办人胡志辉说的话被胡理论反复提及。
工伤者到底是谁?
“名字为什么要换?”在整个事件中,换名的“动机”是黄爱萍夫妇最想搞明白的问题,“换名肯定是有目的 ,我们就想知道会不会对我们不利”。而恰恰就是这个问题,成了彻头彻尾的一个迷局。佳恒板业一口咬定是一次 工作失误,胡理论显然不接受这种说法,“要么为骗保,要么就是不给我们工伤鉴定的证据”。
7月18日晚8时左右,黄爱萍上晚班,她的岗位是一线扶板工。当晚的叉车司机喝醉了酒,本应将小车连同 钢板一起叉起,
上海窃听器,结果叉车的空心架撞到黄爱萍,她当即感觉双腿疼痛难忍,无法站立行动。
一夜之间,“黄爱萍”成了“潘娟”
手术后,黄爱萍当即住院。在办理住院手续的时候,胡理论发现了一个问题:病历和床头护理卡上写的名字是 “潘娟”,“这不是我老婆的名字”,医院的医护人员也称呼黄爱萍为“潘娟”。“你怎么把我老婆的名字换掉了 ?”胡理论去找办理住院手续的经办人之一胡志辉。
为什么黄爱萍被换名?黄爱萍所在的广州佳恒板业公司(以下简称“佳恒板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8月1 1日,佳恒板业出具证明,称“由于本公司行政部新入职主管对公司员工情况不熟悉,在员工需要紧急就医的情况 下,错把住院员工黄爱萍报成潘娟”;胡理论跟黄爱萍则坚持:“胡志辉在公司干了五六年,不可能不熟悉员工, 换名字是故意的”。在双方各执一辞的情况下,花都炭步医院医务科进行了协调,最终,在8月12日,黄爱萍用 回了自己的名字,她不再是“潘娟”了。
“送到医院的时候,做手术时我看到写的是我老婆的名字,黄爱萍”,胡理论说。医院为黄爱萍拍片之后,诊 断为双小腿粉碎性骨折,当晚12时左右实施手术,手术于次日2时结束。
相关的主题文章:
8岁孩子照顾植物人父亲 母亲患病无法外出工作
列车为救腹痛孕妇提前14分钟到站
75岁山东老人骑三轮车进京为居民免费磨剪刀
八旬老人为战友守墓30载 现实版集结号感动网友
牧羊犬认识上千种玩具并能正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