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截图
漫画 吴志立画
核心提示
“父母皆祸害”是建立在豆瓣网上的一个讨论小组,创建于2008年1月,组内的成员们毫不留情地披露和 抨击父母的过错。自它诞生以来,一直受到部分网友的严厉抨击,但该小组仍拥有不少粉丝;2010年7月初, 这个小组的成员还不到7000人,现在竟已过万人,成员以“80后”为主。目前,讨论组内的帖子已经超过4 000多个。而在百度贴吧,由网名为“飞贼客死”的网友在7月11日创建的“父母皆祸害”吧,截至昨日,已 经跟帖2190篇。
一曲《常回家看看》曾经让多少子女热泪盈眶,朴实真挚的歌词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可有些80后非但没有 为父母“刷刷筷子”、“揉揉肩”,反而还在网上成立了一个讨论小组,命名为“父母皆祸害”,毫不留情地披露 和抨击父母的过错。
“父母皆祸害”,这个被评价为“惊悚、大逆不道”的讨论小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进来。这个已经 成立2年半的讨论小组,每日都有成员加入,更新帖子,这也引发了“50后”父母和“80后”孩子间的激烈论 战。据调查,绝大部分民众对这个讨论小组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行为实属“不孝”。
记者亲历 小组容不下任何不同声音
该讨论小组全称为“Anti-Parents 父母皆祸害”(翻译为反父母)。该小组的宣言里写道:“反对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积极手段,为的是个人向社会 化进一步发展,达到自身素质的完善。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 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这一点需要技巧,我们共同探讨。”
对此,许多网友质疑该小组所宣称的“在孝敬的前提下”,“都已经大骂父母为祸害,并共同探讨如何对付他 们,如何配提孝敬二字?”
该小组网名为“AT”的成员面对质疑,“希望澄清几条外界的误解”,他说:“本组并未把所有问题都怪罪 到父母身上。但毫无疑问,家庭教育是一个人的性格、人格缺陷的重要成因,这正是本组集中讨论的话题。”该讨 论小组的成员认为,一些问题不是用简单的“换位思考”、“理解”就可以解决的。“情有可原”绝不代表一些对 子女的严重伤害,
supra purple,不能仅因为他们是父母就“无罪开释”。
记者昨日加入了该小组,并在组内发言称,既然名为讨论组,就应该让各种意见都能发表,这样才能达到讨论 的效果,结果引来了一阵“围攻”。记者发现,该小组容不下任何不同的声音。
话题惊人 将父母过失归纳为“五宗罪”
记者在该讨论小组看到,每天的话题都在不断更新,而绝大部分的发帖内容均在指责父母。大致上将父母的过 失分为5类:直接肉体伤害、间接人格伤害、家庭状况造成的情感伤害、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和其他猥亵子女、性 别歧视、其他精神伤害等,并在各类伤害中附上发帖者的案例。在这个小组里,发帖人都被称为“小白菜”,意为 倾诉、反思父母造成的情感、肉体伤害的组员。
网络讨论小组首页上,诸如《打倒家长,还我自由》、《教你如何同父母对峙》、《他们将孩子当做一个“物 ”,而不是人》等,被评价为“非常具有指导意义”。而像《我想报复我爸,你们想报复吗?》这种极端煽动性的 标题更是出现在其中。有的帖子,没有段首空格,没有段间空行,连篇累牍地控诉父母罪行。
但毕竟这只是个案。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阴影才是该小组讨论最热烈的话题。
记者调查 逾5成受访者认为这是“不孝”
“爱如何就变成了‘祸害’了?”闻知此事的父母们痛心疾首。
一网友在帖子中写道:“当我们的父母听到这样恶毒的言论时,怎能接受得了?这不等于拿把刀直插父母的心 脏吗!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一篇课文《农夫与蛇》。”
为此,记者专门做了一次调查,40%的被调查者是“80后”。结果表明,51%的被调查者认为,该小组 的做法不可取,实属“不孝”;42%的被调查者表示可以理解,但认为他们的做法太偏激;还有7%的人认为他 们这么做肯定有理由,毕竟有那么多人加入了他们的讨论。
专家说法 父母与孩子应相互包容
专家表示,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更应理性对待。中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心理学 博士唐海波教授表示,“父母皆祸害”讨论组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毕竟“50后”和“80后”的身上都深深地 打上了各自时代的烙印,在思想观念、受教育方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硬要苛求两个 时代的人步调一致,那显然是不可能、也是不可取的。
唐海波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父母和孩子在生活中要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对父母来说,要注意学习新 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尽量与孩子协商解决事情的最佳途径。对孩子来讲,凡事不要太冲动,要学会站在自己 的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
同时,唐海波也表示,小组成员可以把这个讨论组当成一个情绪宣泄的平台,但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个小组里 充斥着的都是对父母的不满,这样可能会引导更多的年轻人走向极端,对现实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