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报告单让患者虚惊一场。本报记者张沫摄
55岁的戴先生前往南城某肿瘤医院检查咽喉不适,医院出具的病理报告单称其颈部存在“异型大细胞”。戴 先生信以为真怀疑自己患上喉癌,立即通知家人准备后事。11月2日下午,当他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却被告知手 上的病理报告单应为其他患者所有。院方表示,
swiss ######## watches,此系医生操作失误,导致张冠李戴。
喉咙异常患者心惊
戴先生家住怀柔,
hogan interactive shoes,为先天性视力障碍,持有二级残疾证明。据戴先生介绍,今年9月起,他常常感觉喉咙不适,“老有东西卡着” 。
戴先生前往怀柔区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急性咽喉炎。医生给他开了一些消炎药,吃了一个月病 情不见好转。
10月25日,妻子陪同戴先生到南城某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求医。29日,戴先生在喉腔镜室做了“电子内镜 检查”,一名倪姓医生告诉戴先生,他的喉咙里有结节,大小、颜色暂时不明,检查结果两天后出来 。
戴先生说,因药物治疗无效,他已开始怀疑自己患有喉癌。医生说他喉咙里有结节,更让他感到 恐惧。
11月1日,戴先生再次来到医院,病历室给了他两份检查报告:一份“电子内镜检查”报告单和一份病理报 告单。前者显示戴先生喉部可见8mm大小的紫色结节;病理报告单则称其右颈存在1.5cm×1.2cm×0 .7cm的结节,初步诊断为“异型大细胞”,需做进一步检查。
“嗓子里有这么大的‘异型大细胞’?怎么可能?”戴先生满怀疑虑,让家人仔细核对两份报告单,发现两张 单子的姓名、年龄和病案号等信息完全相同,与自己情况相符。
“难道真的是喉癌?”戴先生一下子瘫坐在医院楼梯上,情绪跌至谷底。
家人随后前往头颈外科诊室咨询,恰遇该科室“头颈手术日”,没有医生出诊。
嘱咐家人准备后事
“我本身眼睛就瞎,要是再得绝症,还让我怎么活?”戴先生说,当天下午,他将这一噩耗告知家人,嘱咐他 们为自己准备后事。
当晚,戴先生步履蹒跚回到家中,“结婚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他流泪。”妻子说,戴家所有亲属随后赶到, 对丈夫进行安抚。
戴先生叮嘱家人,尽快卖掉他的基金,将财产分给儿孙。他甚至致电所在公司领导,告知对方余下的工作无法 继续进行,让领导另谋人选。
拿错报告患者光火
11月2日上午,戴先生按照病理报告单的要求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免疫化验室医生却告诉他,无需再做检 查,双方当即发生争执。戴先生要求医生解释说明,这名医生多次核查病理报告单后表示,这份报告单可能不是他 的,应为其他患者所有。这样的回答让戴先生在吃惊之余十分光火。
戴先生说,事发后,医院多名领导赶到现场,经过一番调查后向他表示:病理报告单非他所有,是电脑系统出 错。
戴先生立刻前往喉腔镜室,质问倪姓医生自己手中的病理报告单出自何处,倪姓医生表示自己并不知情。“倪 大夫说凭他的经验来看,我喉咙里的结节应为良性,不需要再做检查。”
戴先生说,医院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让他难以理解,他并无任何赔偿要求,只是希望医院加强管 理。
医生解释出错过程
前天上午,记者根据两份报告单的内容,以患者家属身份分别找到两名出具报告单的医生。
“电子内镜检查”报告单报告医生倪大夫说,患者要是收到病理报告单,一般情况都是在他这里提取活检细胞 送检,“我认为他(戴先生)的结节是良性,不存在所谓的‘异型大细胞’,所以根本没有提取过活检细胞。”倪 大夫表示,他不知道患者手上的病理报告单从何而来。
病理报告单报告医生冯大夫说,是门诊医生误将一名刘姓患者的病案号编码输成了戴先生的编码,因为电脑系 统只识别这个编码,出来的病理报告单上的患者信息是戴先生的,检查诊断内容却是刘姓患者的。当时医生和患者 都没有发现这一错误,直到多个部门调查才发现出错原因。
“因为工作疏忽给患者造成精神压力,我们已向患者道歉。”冯大夫同时表示,病理报告单上说存在“异型大 细胞”,并不代表就是癌细胞,所以才写明做进一步检查。
昨天中午,记者亮明身份求证倪大夫,他对前一天所述内容没有异议。冯大夫则称不能接受采访,“有事你去 找院办”。
院方道歉获得谅解
前天中午,医院办公室王大夫证实,戴先生手上的病理报告单应为一名刘姓患者所有,出错原因为门诊医生操 作失误,
sacs dior。
王大夫说,戴先生去医院门诊就医时,向医生出示了自己的申请单(医院内部流通),这张申请单上有一个患 者的病理号和病案号,当事医生误将两者写错,正要更改时,一名刘姓患者进入诊室,医生忙乱中误将刘姓患者的 病案号填在了戴先生的申请单上。次日戴先生来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病理科医生核实姓名时发现报告单出错。随后 ,医生带领戴先生前往各个诊室询问,确定该病理报告单为他人所有。
王大夫说,事情调查清楚后,病理报告单报告医生已向患者道歉,并表示光凭“异型大细胞”不能确诊病症, 戴先生情绪得到安抚。
王大夫说,类似情况也曾出现,但概率极低,医院将对当事医生及所在科室进行处罚。此外,医院已通知刘姓 患者,该患者的检查正在进行中。院方将加强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昨晚,该院赫副院长称,昨天中午已派专车将戴先生接到医院,并再次向其道歉,得到对方谅解。戴先生向医 院提出多条建议,院方表示接受。
本报记者韩大鹏实习记者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