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钓鱼台宾馆,“第三届中国国际金融品牌创新峰会”会场门前,各家参会单位的易拉宝排在两边 进行展示。
9月15日,朝阳区住邦2000大厦一房间内,很多快递堆放在地上。
而在这些论坛或峰会的宣传网站上,也都有着同一个人――白波,且其身份均为组委会秘书处负责人。此外, 各个论坛主办单位都是亚洲地区或者全国的行业协会,但通过查询会发现,这些行业协会几乎全部不是在内地注册 的。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在所有论坛、峰会材料上留有的传真电话全部为一个号码,以该号码为关键词,在网 站上进行搜索,会发现该号码还出现在多个论坛介绍中,其中“第三届中国国际金融品牌创新峰会”于9月17日 在北京举行。
登录该峰会的宣传网站可见,其组委会负责人照片也用了白波的照片。
承诺可帮助推荐获奖
针对记者“怕评不上”的担忧,工作人员称:“可以想办法,我可以向专家推荐你们”
据了解,该峰会将颁发“亚洲最具影响力金融企业”等多个奖项。
记者以一家保险公司员工的身份拨打峰会组委会电话。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她说,峰会已到截止日期 ,如要参加尽快报名。“如要参会是每人6800元,如要参加评奖,费用会高一些。”
针对记者“怕评不上”的担忧,该工作人员称:“可以想办法,我可以向专家推荐你们。”随后,她传真了一 份活动资料,上面列明该峰会主办单位中也包括今日财富报社,承办单位则为企促联合(北京)咨询中心和亚星世 纪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企促联合(北京)咨询中心注册地址在住邦2000大厦3号楼309。
9月15日,离峰会召开还有两天,朝阳区住邦2000大厦3号楼309房间,门口并未挂牌,只贴着一张 印有“309”的白纸。
进入309房间,里面一片繁忙。一个上下两层的办公区域,一层的办公区被隔成多间办公室,其中一间的墙 上写着“教育峰会”的时间表,办公室里有十多个工作人员。大厅里,数百件快递信封整齐地放在地上。据工作人 员介绍,当天下午就会有快递公司前来领取,这些快递会被送到全国各地。
17日上午9时,钓鱼台宾馆,“第三届中国国际金融品牌创新峰会”如期召开,记者获许进入颁奖会场。大 厅内,各家参会单位的易拉宝排在两边进行展示。
在一阵欢快的音乐声中,颁奖开始。获奖者逐一登上领奖台,参会领导亲手颁奖,闪光灯频频亮 起。
在获奖者中,不乏政府机构和官员,还有金融机构和负责人。其中,青岛市某区获得“2010联合国宜居生 态城区”称号,
Louis Vuitton Purses,在其奖牌上,赫然印着多家全国协会的红印章。而记者并未在现场见到相关协会的负责人。
同一批人运作多个论坛
据一位知情人士称,这些论坛背后的公司有几家,但主要负责人是同一个
对于如此多的论坛、峰会,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主办方都包括同一个单位――今日财富报社,组委会负责人 也都为同一个人――白波。
据一位知情人士称,这些论坛背后的公司有几家,但白波是主要负责人,他也曾参与过几次论坛的组织。这些 行业协会很大一部分都在香港注册,因为在香港注册的价格也只有几千元。
该知情人士还透露,在一些最初的活动,可能会使用并不存在的协会名称,如果活动打出品牌,主办方则会尽 快到香港注册。“实际上,这些协会的背后只是由同一帮人在运作。”
根据记者的调查,今日财富报社、企促联合(北京)咨询中心等都挂靠在一家名为亚星国际的集团旗下。其官 网则显示,亚星国际集团成立于1999年,总部设在香港,是一家集会议会展、培训考察等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 。
论坛敛财之道在评奖
朱峰坦言,评奖就是赚钱的重要途径。一般都是在论坛中加入一些颁奖环节,“刻几个印,在奖 章上盖章”
“论坛本身挣不了多少钱,挣钱是在论坛之外。”今年55岁的朱峰(化名)曾做了5年的论坛 。
朱峰称,论坛的组织成本很高,住宿需要星级宾馆接待,还要会务场地费等。相比国内正式批准的论坛,有高 价门票,有政府提供场地和赞助,非官方性质的论坛只能“另找门路”。
“做论坛主要靠人脉。”朱峰说,如果能请到“大佬”,论坛就算成功了一半。因为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人物或 者政府高官来参加,活动就会有更多人支持,论坛举办的评选也会有更多人参加,收的会务费自然也 就更多。
朱峰解释,国内很多民营企业家热衷有领导人出席的活动,和领导人的合影是一种荣誉和认证。在外人眼里, 这意味着他们后台很硬。所以,一些拥有丰富领导资源的行业协会、会务中介,纷纷给这些企业家牵线搭桥,以此 坐地生财。
对于如何能请到行业内的人来参会?朱峰说,组织者会通过特殊渠道买到对方的信息,或者派不同的代表去参 加其他活动,目的就是收集名片。活动开始前几个月,他们会给各地寄送邀请函,或者打电话邀请。当然,在邀请 函上会醒目注明活动系“大规模”、“有影响力”等,还会标明哪些领导人将参会。
朱峰介绍,一些组织者为了节约费用,会给多个行业寄邀请函,最后根据报名情况,再决定是否将几个活动“ 揉合”在一起。
朱峰坦言,评奖就是赚钱的重要途径。一般都是在论坛中加入一些颁奖环节,请领导人给获奖者颁奖。“刻几 个印,在奖章上盖章”,朱峰说,这些组委会实际就是在卖凭证。
“不过,说实话,很多领奖的明知是交钱上当,也是心甘情愿的。”朱峰称,这种凭证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大 ,但拿着这个凭证可以获得别人的信任,对自己有好处。
屡禁不止的评奖乱象
有专家分析,国家明令禁止后,一些在境外注册的“社团”开始“接手”,以各种名义搞评选敛 财
事实上,这种评奖乱象由来已久,国家相关部门曾多次发文予以限制和规范。
早在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多部门下发《关于严格控制评比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除按法律规 定和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外,不得再举办全国性或行业性的针对企业的评比活动。
2007年,民政部等多个部门又下发《关于规范社会团体收费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就该问题进行强 调。
但评奖活动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唯一不同的是,“真猫”都不抓老鼠了,“假猫”就填补了这个 社会角色。
有专家分析,国家明令禁止后,正规协会已经很少举办评选等活动,而一些在境外注册的“社团”看到这里面 巨大的利润空间,开始“接手”,以各种名义搞评选敛财。
在北大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金锦萍看来,目前对于境外的非营利组织(除基金会外)在华活动 缺少具体规定和管理监督。
金锦萍认为,应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她说,行业协会的宗旨就是维护行业竞争秩序,起到沟通行业与政府、 行业与市场、行业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而现在的行业协会未能回归到本色。
金锦萍表示,行业协会回归本位后,才能真正为行业代言人,会员才会心甘情愿支付会费,政府也才会把某些 职能转移给它。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当代律师事务所律师卫爱民认为,首先,政府应建立一个信息平台,科学、透明、及时 、公正地发布各个行业的企业产品信息,民众了解了这些信息,对各种评比结果不再轻易相信,评比活动也就会随 之减少。
A16-A17版采写、摄影/本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卢漫对此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