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困局依旧 “学士后”制度呼之欲出
近日,《科技日报》报道,今年当66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与他们竞争的不仅是660万应届生,还有 未实现就业的往届毕业生。专业不对口、就业不理想、职业发展遇瓶颈、就业再失业等问题,与“毕业即失业”一 起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个困局。为此,有关专家呼吁在意识和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 的重视。
针对这一问题,访谈中专家建议希望借用“博士后”模式,在企业中建立“学士后”、“硕士后”制度,为毕业生 设立两年的见习期。“这样不仅能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提供更多选人机会,也使毕业生在刚踏入社会时有个过 渡适应期,同时能为社会缓解当前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当然设立“学士后”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问题, 但也不能全盘否认“学士后”阶段的作用。
笔者认为,“学士后”的时间可长可短,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如何让自己快速具备企业所需要人才的条件和能力。 除了选择复习,为攻读硕士筹谋,也可选择通过专业教育机构为自己“充电”,而此时的充电除了要有系统的知识 外,还应该看重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修炼。“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他们应当将自己看作是身在职场的学生,以 职场的规范要求和约束自己,不能随意邋遢,以更好的塑造职业素质,未来才能以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式快速适应 职场生活。”用友管理软件学院常务副院长朱春燕说。而早在几年前,北大青鸟也提出了“学士后”的概念,即“ 大学学历+工作技能+工作经验=学士后”,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it人才。
由于大学学历教育一直以来偏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缺少充分的技能实践和应用,对it技术、管理软件应用等 要求实践经验的专业而言,显然有着巨大的缺憾。当前企业需要的不是只有深厚理论功底能够“纸上谈兵”的人, 而是实战能力强、职业经验丰富、入职就能迅速上手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大学教育和企业用人需求之间,依然 存在着明显的“空白地带”需要学士之后做出弥补。
然而,这一“空白”却不仅仅是技能和经验所能填补的。根据明茨伯格的对于管理是科学、手艺、艺术的定义来看 ,“学士后”需要补充的除了“手艺”(一份技能)还包括“科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继续沉淀)和“艺术”(职 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专业训练)。
查阅资料可以发现,遵循明茨伯格的管理三角形模型理论的仅有“管理软件应用工程”专业,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 置从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综合实践,其中素质培养贯穿始终,在这样的模式下制定的培养目标干净而利落:1、运用所学知识,合理解释企 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所采用的相关理论;2、娴熟掌握一款主流管理软件;3、具备发现企业管理现存关键问题, 可以提出用信息化方案解决问题,并且实施该方案的能力。
因此,经过这样专业而系统培训的“学士后”,内涵更加丰富,未来也会有更强适应职场的能力,同时也会有更快 速的职场发展,因为这个体系培养下的学生能够获得一份前景广阔的就业机会,一份最基本的职场生存的专业能力 ,最重要的还教会学生们未来持续学习、提升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工作中自己会欠缺什么,需要学习什么,应该补 充哪些专业知识等等。
|